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是指虽然对某雏鸡群已经进行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人工主动免疫,但是在免疫接种后不久或一段时间之后,该群雏鸡仍然发生或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这种现象一直伴随并阻碍着养鸡业的发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导致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供广大养鸡户参考。
1雏鸡的因素
1.1母源抗体参差不齐
由于种鸡没有定期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接种,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参差不齐,直接导致雏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或者在接种疫苗时母源抗体已经处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隐性感染期。
1.2雏鸡抗体水平较低
在第1次免疫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时,由于母源抗体的中和,雏鸡诱导免疫应答能力较弱,所以产生的抗体较少,抗体水平较低,以至于不能抵御外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侵袭。当遇到外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侵袭时,造成最初母源抗体水平相对偏 高的雏鸡发生流行或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3 鸡的健康状态
(1)当雏鸡已患有某种疫病时,雏鸡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当再免疫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时则产生的抗体较少,抗体水平较低,不能抵御外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侵袭,造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或流行。
(2)有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是通过口服免疫接种的,当雏鸡患有腹泻性疾病时,由于肠黏膜发生炎症或脱落致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不能完全被吸收,抗体产生较少,水平较低,当外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侵袭时,该病发生感染或流行。
(3)当雏鸡患有某种免疫抑制性疫病时,由于自身不能产生抗体,这些鸡只更容易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4)当雏鸡正处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潜伏期时给鸡群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反而会加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和流行。
1.4 雏鸡日龄
据报道雏鸡日龄越小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越弱,当进行一免之后产生抗体较少,若不能及时跟进二免,就有可能在一免抗体下降到最低的时期感染和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2疫苗因素
2.1疫苗质量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有严格的生产和运输、保存条件要求,若接种了不符合农业部规定的生产、运输或保存条件标准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则不能使雏鸡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不能产生较高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水平,最终当外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侵袭时发生感染和流行。所以,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人具有批准文号和生产日期并在有效保质期内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切忌盲从推销人员忽悠购入假疫苗或劣质疫苗,造成该病感染和流行。
2.2疫苗毒力
当使用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力偏强时,由于没有较强的母源抗体的保护,容易直接引起被免疫鸡群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和流行。当使用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力太弱时,产生的抗体不能抵御强毒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侵袭。因此,应根据当地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毒株来选择疫苗,以确保达到预期免疫效果。
2.3疫苗间的干扰
接种活疫苗时间间隔要在7天以上。相反,在7天以内接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活疫苗,甚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活疫苗混合使用都可能会产生免疫干扰,以至于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不能有效保护鸡群抵御外来病毒的侵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不例外。
3免疫程序
引进雏鸡后当天对鸡群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检测,应根据雏鸡群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的检测结果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确定具体的接种日龄。
4工作人员的因素
4.1工作人员的机械传播
由于工作人员在免疫接种前不进行严格消毒,随着免疫接种的工作过程将环境中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给被免疫鸡群,致使在鸡群产生抗体前已经感染。
4.2疫苗配制
疫苗自冰箱内取出后应让其自由融化,若在寒冷的冬季室温较低时可放在育雏舍或放在温水中,水温40℃为宜,然后按每只鸡1滴(0.02mL),一免1.5倍量,二免2倍量的用量加入适量无菌生理盐水稀,并且保证配制好的疫苗在室温下2小时内用完。
4.3 接种途径
经验告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通过口服免疫效果较好,若是其他途径免疫接种的就会大大降低鸡群产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抗体水平,从而不能有效保护雏鸡群不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5应激因素
若雏鸡群处在长途运输、饲料转换或气候突变等应激状态下,就不会产生理想的免疫应答,从而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对雏鸡群不能有效保护。为此,制订免疫程序时不但要考虑这些,还要在免疫接种当天的前后各2天的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
6药物因素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和消毒药,因为这2种药物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鸡体后都能杀死或干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株,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功能,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保护雏鸡群抵御外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侵扰,从而造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和流行。